文脉华章|精彩文博增自信 传统文化伴成长

发布时间:2024-06-05 05:21:14 来源: sp20240605

走进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专题展的序厅,长达16米的立体展示北京中轴线“全景图”的沙盘映入眼帘。沙盘的周围,许多陪伴孩子一同观展的家长,一边欣赏纵横交错的胡同街巷,一边轻声向孩子讲述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文明价值。

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少年儿童走进博物馆。适逢“六一”国际儿童节,全国多所博物馆别出心裁,开展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在馆舍天地与展品“亲密接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少年儿童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家长正在带孩子参观“辉煌中轴”专题展。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家长正在带孩子参观“辉煌中轴”专题展。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除了“辉煌中轴”专题展外,首都博物馆联手中国煤矿文工团带来延伸性解读北京中轴线的曲艺专场演出“曲韵中轴”,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魅力,以相声、评书、快板、滑稽大鼓等多种通俗易懂的传统艺术形式,给孩子们讲民俗、话中轴,在博物馆里轻松愉快、趣味盎然地过“六一”。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为小游客准备了一场“寻伞奇遇记”研学体验,孩子们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中国伞博物馆,寻找藏在博物馆里的隐藏小知识;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邀请亲子家庭一起跟随德寿宫的角色人物,探索大宋的百业气象,开启一场奇妙的历史之旅。

在江苏泰州,当地博物馆为少年儿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少儿传统体育运动会”——姜堰博物馆利用馆藏文物资源,深入挖掘传统体育文化,选取设置了捶丸、投壶、木射、蹴鞠、射艺五个比赛环节,让广大少年儿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传统文化进校园”也正蔚然成风。全国多地中小学在学科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智慧和价值。

锣鼓节奏强烈,步伐变化多样,舞槌上下翻飞……近年来,潮汕英歌舞火遍网络,众多00后甚至10后跳英歌舞的身影令人眼前一亮。“潮汕地区保护热爱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浓厚。”汕头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曾岸夫说,他们引入了英歌舞、汕头工夫茶艺、潮州歌册等项目,把它们带入学校第二课堂。

5月30日,南京市秦淮区举行非遗特色校园建设巡礼系列活动。现场不仅有展演,各校还在非遗特色校园制作成果展示台上,有序开展非遗项目体验活动。4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古彩戏法(近景魔术)、杖头木偶、花式抖空竹、漆扇的传承人“组团”路演,让孩子们参与非遗,了解非遗,感知非遗之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希望未来会有更多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春风化雨中润泽孩子们的心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责编:王震、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