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专业结构更趋合理

发布时间:2024-06-04 23:25:38 来源: sp20240604

原标题:师范生专业结构更趋合理

《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3)》日前在东北师范大学发布。报告指出,我国师范生培养模式创新,就业形势向好,91.38%的师范生期望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

该报告调研覆盖部属师范大学、省属师范院校、综合院校、高等专科院校等各类高等院校本科阶段10万余名师范生,聚焦师范生角色认同、学习投入、专业能力、职业愿景等议题,并对特定师范生群体进行群像素描,结合东北师范大学案例开展个案分析,旨在为新时代师范生培养提供数据支持、理论支撑与政策咨询。调研显示,近年来,师范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师范生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师范生在校人数逐年攀升,地域分布、性别比例、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师范生发展层次跃升,质量显著提高。通过颁布师范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推行师范类专业三级认证模式,严控师范生入口与输出端标准、优化录取及毕业考核方式,师范生培养逐渐走向有序化和统一化;师范生学习投入多元,专业创造力凸显,学科转化、教学实践、综合育人、反思研究等专业能力较强。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广表示,“师范生政策吸引力高,角色认同感强”也是显著变化之一,近七成师范生能够充分认识相关教育政策,深入理解教育家精神内涵,从教潜质、从教意愿、从教意志、职业使命感均表现良好。外部建议、个人兴趣以及政策优势共同构成师范生专业选择的重要动因,所占比例分别为63.57%、58.37%和33.58%。

报告同时指出,我国师范生发展存在从教志向内隐多重矛盾、学习投入行为多元偏差、学科转化能力多维不足、职业规划多源指向就业等问题。报告相应提出了坚持长周期培养与终身追踪服务、高质量目标与大中小一体化、强化专业标准与提高吸引力、突出文化特色与学科前沿性等举措建议。

《中国教师发展报告》是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推出的系列研究报告,以研究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宗旨,审视并挖掘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每年推出1个主题研究,迄今已经连续发布4次。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邬志辉说,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离不开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师范生高质量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将持续关注和追踪我国师范生发展问题,为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记者任爽)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