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04-23 15:55:08 来源: sp20240423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中国空间站遨游太空、蛟龙潜水器探秘深海、“中国天眼”FAST巡天观测、国产大飞机C919飞向蓝天……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在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周文看来,科技创新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持续突破。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创新型国家建设成绩显著,具备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

周文表示,技术突破能够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突破技术“卡脖子”环节,补齐产业“短板”,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

新质生产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业内专家表示,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持续迭代升级是生产力跃迁的重要支撑。

在国网冀北张家口风电场,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飞向待巡检的风电机组……这种产自联通数科的5G巡检无人机从机库起飞升空后,可实现智能导航并完成AI自主拍摄,巡检数据会通过5G机载终端实时传输至后台,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自动生成巡检报告。

“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周文表示,应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谋划未来产业,以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为着力点,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韩保江看来,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发展上,用数智化赋能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宁波舟山港的远控操作室内,工作人员在千米之外便能将集装箱“稳、准、快”地抓箱、起吊、叠放。在引入智能设备前,他们仅能在距离地面50米高的操作室里通过肉眼判断集装箱上下层叠放误差不超过两毫米。打造智慧港口、建设自动驾驶车队——借助数字化引擎,宁波舟山港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的“中国光谷”,多家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军企业拔节生长,一系列创新成果接连涌现……目前,区内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和北斗产业等五大优势产业正带动湖北制造业迈上新台阶。

借助于数字技术的深层应用,新质生产力催生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法,成为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业内专家表示,培育新质生产力,将推动产业体系向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方向发展,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新引擎。

聚焦商业航天产业链,积极延链补链强链;引入多方创新主体,推动生物制造领域联合攻关;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助推低空经济产业规范化发展……着眼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各地积极推出相关举措,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据了解,作为引领产业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效能更高,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

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在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形成一定领先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凭借完备的产业体系、巨大的市场规模、海量的应用场景、丰沛的人才资源等诸多优势,我国已在轨道列车、海洋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方面占得先机。

高质量发展需要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支撑。业内专家建议,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利用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容量大、链条长的优势,鼓励各地分工协作、突出区域现实条件和潜在优势错位发展。多维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

“与此同时,构建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孵化未来产业、以未来产业争抢发展机遇的新优势,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述专家说。

(责编:孙红丽、高雷)